针对磨损问题,企业传统解决办法是补焊或刷镀后机加工修复,但两者均存在一定弊端:补焊高温产生的热应力无法完全消除,易造成材质损伤,导致部件出现弯曲或断裂;而电刷镀受涂层厚度限制,容易剥落,且以上两种方法都是用金属修复金属,无法改变"硬对硬"的配合关系,在各力综合作用下,仍会造成再次磨损
2.润滑油和添加剂的选用。蜗齿减速机一般选用220#齿轮油,对重负荷、启动频繁、使用环境较差的减速机,可选用一些润滑油添加剂,使减速机在停止运转时齿轮油依然附着在齿轮表面,形成保护膜,防止重负荷、低速、高转矩和启动时金属间的直接接触。添加剂中含有密封圈调节剂和抗漏剂,使密封圈保持柔软和弹性,有效减少润滑油漏。





蜗轮减速机的安装要注意按照正确的安装方法进行,安装时,还要注意以下事项:
1、安装蜗轮蜗杆减速机时,要特别注意传动中心轴线的对中,对中的误差不能超过减速机所用联轴器的使用补偿量。减
速机按照要求对中之后,可以获得更理想的传动效果和更长久的使用寿命。
2、蜗轮减速机的固定非常重要,要保证平稳和牢固,一般来说我们应将减速机安装在一个水平基础或底座上,同时保证
排油口顺利排油,且冷却空气循环流畅。减速机固定不好、基础不可靠时,就会出现噪音、振动等现象,也会使得轴承和齿轮
蜗轮减速机的润滑维护是保障其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。以下是规范化的加油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:
一、操作前准备
1.停机冷却:设备停运后需静置2小时以上,待油温降至60℃以下,防止高温油液喷溅。
2.清洁作业面:使用无纤维抹布清除注油口、放油口及观察窗的油污杂质,必要时用清洗剂擦拭。
3.工具准备:备齐油、滤网(不低于200目)、接油盘及扳手。
二、润滑介质选择
1.基础油品:优先选用VG220~VG460粘度等级的极压齿轮油(ISO标准),环境温度低于-5℃时应换用合成酯类低温油。
2.添加剂要求:油品应含≥3%的二二磷酸锌(ZDDP)抗磨剂,蜗轮油需具备>400N的四球极压值。
三、注油操作规范
1.油位控制:通过观察窗确认油位,应在蜗杆轴心线下方1/3至上方1/3之间(立式安装时)。无观察窗机型按容积法加油,参考铭牌标注容量的85%注入。
2.分级注油:采用三级过滤(领油桶→固定油壶→注油器),注油速度不超过0.5L/min,分三次间隔10分钟完成。
四、换油标准流程
1.旧油排放:打开磁力放油塞,收集废油时应保持减速机倾斜5°角,确保残油排净。
2.箱体清洗:使用与工作油同牌号的清洗油(用量为额定油量的30%)进行循环冲洗,持续运转15分钟后排放。
3.新油加注:通过带100μm过滤器的注油泵注入,运行1小时后需复查油位并补足。
五、维护要点
1.周期管理:连续工况每2000小时或3个月更换,间歇使用不超过6个月。高温(>80℃)环境应缩短30%周期。
2.状态监测:每月用油质快速检测仪分析,当水分>0.1%、铁谱磨粒>500ppm时需提前换油。
3.密封检查:注油后需空载运行30分钟,检查结合面渗漏情况,渗油速率超过1滴/分钟应更换密封件。
特殊工况处理:对垂直安装或反车运行的减速机,应在非工作侧加装辅助润滑油道。多级串联系统需配置均压管,避免油液虹吸现象。遵循上述规程可降低60%以上的蜗轮磨损故障,有效提升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。
